手机banner

温室知识

地基验槽

  基槽挖到基底设计标高后,必须通知勘察、设计部门会同验槽,经处理合格后签证,再进行基础工程施工。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程序之一。验槽目的在于检查地基是否与勘察设计资料相符合。

  一般设计依据的地质勘察资料都取自温室基础的有限几个点,无法反映钻孔之间的土质变化曲线,只有在开挖后才能确切地了解。如果实际土质与设计地基土不符,则应由结构设计人员提出地基处理方案,处理后经过有关单位签署后才能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—基础施工。

  验槽主要靠施工经验观察为主,而对于基底以下的土层不可见部位,要辅以钎探、夯音配合共同完成。

  1.观察验槽 主要观察基槽基底和侧壁土质情况,土层构成及其走向,是否有异常现象,以判断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地基土层由于地基土开挖后的情况复杂、变化多样,这里只能将常见基槽观察的项目和内容列表简要说明。直观鉴别土质情况,应熟练掌握土的野外鉴别法。有关野外鉴别土质的方法不再赘述。

  2.钎探 对基槽底以下2~3倍基础宽度的深度范围内,土的变化和分布情况,以及是否有空穴或软弱土层,需要用钎探明。

  钎探方法,将一定长度的钢钎打入槽底以下的土层内,根据每打入一定深度的捶击次数,间接地判断地基土质的情况。打钎分人工和机械两种方法。

  人工打钎时,钎径为22~25mm,钎尖为60°尖锥状,钎长为1.8~2.0m。打钎用的锤重为3.63~4.54kg,举锤高度为50~70cm。用打钎机打钎时,其锤重约10kg,锤的落距为50cm,钢钎直径为25mm,长1.8m。

  打钎时,每贯入30cm,记录捶击数一次,并填入规定的表格中。一般每钎分五步打(每步为30cm),钎顶留50cm,以便拔出。钎探点的记录编号应与注有轴线号的打钎平面图相符。

  钎孔布置和钎探记录的分析,钎孔布置形式和孔的间距,应根据基槽形状和宽度以及士质情况决定。对于土质变化不太复杂的天然地基,钎孔布置可参照表2所列方式布置。

  对于软弱土层、新近沉积的黏性土及人工杂填土,钎孔间距不应大于1.5m。打钎完成后,要从上而下逐步分层分析钎探记录,再横向分析钎孔相互之间的捶击次数,将捶击数过多或过少的钎孔,在打钎图上加以圈定,以备到现场重点检查。钎探后的孔要用砂灌实。

本文网址:

关键词: